中联重科:“一带一路”利好工程机械企业 海外业务将稳健发展
中联重科高级总裁张建国在“2014上海宝马工程机械展”上,接受《第一财经日报》独家专访时表示,“一带一路”作为对工程机械行业的利好战略,企业将从中受益,海外市场的业务将稳健发展。
为一项重要的中长期国家发展战略,近期的“一带一路”政策将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升级、帮助解决中国的过剩产能市场、获得更多资源、开拓相关地区的贸易业务,而工程机械行业将成为该战略的直接受益者。25日,中联重科(000157.SZ,0157.HK)高级总裁张建国在“2014上海宝马工程机械展”上,接受《第一财经日报》独家专访时表示,“一带一路”作为对工程机械行业的利好战略,企业将从中受益,海外市场的业务将稳健发展。
充分竞争行业参与“一带一路”
“一带一路”是指“丝绸之路经济带”和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”,贯穿欧亚大陆,东连亚太经济圈,西面进入欧洲经济圈。这一战略的初衷,将通过对外利用中国的资金和技术,在发展中国家建设基础设施,对外有利于创造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。
张建国对《第一财经日报》记者表示,国家通过“一带一路”引导企业、并使用资金投入的方式,来输出建筑工程公司业务,会帮助企业解决大量的过剩产能,对整个建筑行业有重要推动作用。“建筑类公司,事实上比国内的工程机械公司还难熬,因为国内的建筑投入增幅,相比之前在下滑,势必要往海外走。” 无论是中铁建还是其他大型建筑类、基础设施类外包公司,在“一带一路”的覆盖区域一直有业务,而这次是国家从战略层面的再次强调,对企业有利。
他也表示,“南北车的整合,可能是在国资委层面做的推动,未来或许联手在海外获取订单,这是一种方式; 工程机械产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,我们也会因为新的国家战略而受益。当然,我们应避免价格战等恶性竞争延续至国外。”
东南亚市场大
中联重科副总裁孙昌军则表示,在“一带一路”的政策带动下,不少公司都会继续走向国外开辟新战场,当然其中也不乏有一些风险,风险还是可控的。
“除了一些大的国家战争风险、政治风险之外,企业自身对风险的把控较重要,而这需要依靠经验、制度来完善。”孙昌军提到。
张建国也说道,海外的不少市场中潜藏着机遇。国外市场从人口、机械需求量来说都不如中国,高层建筑也没有中国多。如印度和巴西这两年都不算太好,以往较看好的中亚区域如沙特、阿联酋和伊朗也不算特别明朗,“像阿联酋的迪拜,都进入了此前一轮地产发展的收尾期。”
亚洲地区尤其东南亚部分国家,其基础设施比较差,这里有不少的需求,比如说印尼就是一例,“但对东南亚,我们也不要过度奢望,平稳发展为主。”张建国表示,在海外做项目施工的话,还是要靠各地的总量来拉动,积少成多。“在主流欧美市场中,工程机械需求的绝对量不错,但是对于品牌的认知度比较高。”
他还表示,目前中联重科主要是打基础。“打基础,大致分为两方面:一是建立更多的售后服务网络、物流网络和金融支持平台。第二则是采取并购战略,比如做一些高端细分市场并购。之前,我们已经收购了M-TEC、RAXTAR、买断塔基高端专家德国JOST平头塔系列产品全套技术等,都是贯彻这样的战略。”
转型进行中
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也说,在行业从未遭受的低谷期间,目前中联重科正在做战略转型、提升管理绩效和商业模式的变革。仅战略转型一个方面,就是要从一个单一的工程机械企业,转型为多元、互补的高端装备企业、形成工程机械、重型卡车、环境产业和金融服务、农机等多板块。
张建国也说,环境产业方面,未来的空间非常大,“我们专注于环境装备这一个细分市场。现在就推出了水循环洁净洗扫车就是一例, 今后还会加大对于餐厨设施、建筑垃圾处理等领域。而在混凝土领域,则有机制砂、干混砂浆等产品线,这都是对我们原有产品线作延伸后,发展出来的蓝海市场。”
他还说,尽管影响工程机械行业较多的房产市场近期有回暖趋势,但是由于房地产的存量实在太大,要消化也需要一定的时间。“类似以往的工程机械高增长市场已经一去不复返了,今后的平稳增长是新常态,不必悲观也不要盲目乐观。”张建国说。
- 上一篇:行业利好陆续释放 三一等工程机械企业抢占市场机遇 2014/11/28
- 下一篇:工程机械配套件行业的形势不容乐观 2014/7/2